如果公海頻道《堅離地球》在過去一年主要是縱向發展,用同一個基礎開發、吸納不同題材和元素,鞏固了共同的理念和百花齊放的特色,第二階段一定就要橫向拓展,第三階段則必須細胞分裂。
所謂「橫向發展」,不得不正視廣東話知識型頻道有其先天局限,而知識型已經不是大眾化路線。所以在AI 時代,早晚必須嘗試開拓其他語系,否則只能圍一個越來越小的爐。人工智能的出現,令橫向發展的成本大大壓縮,我們不斷研發最方便使用 AI 的方式,其中一個目標,就是儘快輔助我們推出英語、國語頻道。這些希望在2025年可以出現。
至於細胞分裂,則是在建立了綜合型平台之後,理應就個別小眾題目建立單一主題的小平台。實驗顯示,如果第一天就是單一主題、由零開始,除了很難增長,也牴觸了初心:我們的初心不是分享個人喜好,不是維生,而是重構舊香港的多元文化。
但只要後者已經存在,就可以有心力兼顧前者,因為那時候,單一議題子頻道啟動時會有一定群眾基礎,主channel 的有關題目,已經有track record 和 attention。單一頻道可以進一步 get focused,人數不會多,卻可以保證志同道合,討論質素有望可以聚焦、提高。而且子頻道的成員也可以回饋母體,例如遇到其他題目可以相互引介。
細胞分裂的實驗,同樣希望在2025年出現幾個,目前規劃包括讀書、教育台。還有,如果真的物色地點建立私人圖書館,早晚也應該伴隨著一個介紹香港典藏的小台出現。
在這三個維度,內容、語系、主持,都是 variables,互相 crossover,可以產生眾多不同組合。我們的 controlled variables 只應該是共同的理念,廣義的風格,與及大家同意不能逾越的底線(例如淪為 gossips 消費),否則就會變成 micro management。
每逢新一年,總應該有些目標。如果大家有任何建議,很希望可以提出,互相砥礪學習。以上先說 YouTube,至於個人平台 Patreon 的更多新元素,會另有詳細前瞻,敬請留意,謝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