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

【世界盃特輯 🇵🇹🇧🇷🇲🇿🇦🇴】「拉丁洲」:葡萄牙足球拉攏前殖民地

【世界盃特輯 🇵🇹🇧🇷🇲🇿🇦🇴】「拉丁洲」:葡萄牙足球拉攏前殖民地

我們一向把葡萄牙當作歐洲代表﹐但在葡萄牙本土﹐他們卻經常把葡萄牙和巴西相提並論。在2006年世界盃﹐葡萄牙、巴西和另一前葡國殖民地安哥拉歷史性同時打入決賽週﹐更是強化葡語區實力的強心針。無論葡萄牙能走多遠﹐葡國人都會當巴西為「次主隊」﹐安哥拉、莫桑比克等為「C隊」、「D隊」,這除了因為巴西曾是葡萄牙殖民地﹐還涉及當代的新地緣政治。

少數以葡語寫作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、葡籍的薩拉馬戈認為﹐西班牙和葡萄牙擁有和歐洲大陸完全不同的文化傳統和經濟體系,強行加入歐盟﹐只會被德法主導﹐因此應該向第三世界靠攏﹐強烈反對全球一體化﹐就是在球壇﹐也應該與巴西、安哥拉等建立緊密關係。1986年﹐他發表寓言小說《石筏》﹐幻想葡萄牙忽然從法國邊境斷裂﹐成為大西洋孤島﹐慢慢向西漂浮﹐最終座落於安哥拉和巴西之間﹐構成一個「拉丁洲」。這就是葡萄牙人的世界觀。

這樣的佈局﹐除了方便三國球隊打聯賽﹐更重要的是作者將融入歐洲歸類為「全球一體化」﹐卻將融入拉美和非洲歸類為與之相反的「本土化和在地化」。這樣的辯證﹐不但在葡國有市場﹐而且在拉美和非洲同樣有市場﹐因為它們相信依靠一個世界邊陲的前宗主國﹐既可以享有一體化的經濟效益﹐又能避免被強權全面消化﹐並維持一定本土特色。

薩拉馬戈的狂想﹐除了與葡國球迷心靈相通﹐還有深刻政治含義。他和不少諾貝爾獎得主一樣﹐是公開的左傾分子﹐曾經加入葡萄牙共產黨。他在獨裁者薩拉斯(Antonio Salazar) 統治期間固然是異見人士﹐就是在後來的民主葡萄牙,也是個邊緣人物﹐因為他的作品有明顯無神論傾向﹐屢屢挑戰宗教禁忌。葡萄牙卻是傳統天主教國家﹐境內的小鎮花迪瑪(Fatima)更是聖母最後顯靈的聖地﹐保守勢力經常對薩拉馬戈口誅筆伐。最終﹐這位文豪選擇自我流放到大西洋的西屬加那利群島﹐繼續做「拉丁洲」的夢。

事實上﹐「拉丁洲」十多年前已虛擬地出現了﹐因為一個被英語世界忽視的組織﹕葡語國家共同體(Comunidade dos Paises de Lingua Portuguesa﹐CPLP)成立了。這個共同體的成員除了葡萄牙﹐還包括所有前葡屬殖民地﹐包括巴西和非洲的安哥拉、莫桑比克、畿內亞比紹、佛得角群島、聖多美和普林西比﹐2002年再加上剛獨立的東帝汶。組織還有兩個觀察員﹐一個是澳門﹐另一個是前西班牙殖民地、位於聖多美旁邊的赤道畿內亞。

組織目的是建立類似英聯邦的網絡﹐以抗衡歐盟。葡萄牙希望成員國擁有更緊密關係﹐曾提出互相承認國民身份、讓成員國民自由往來﹐雖然因為歐盟強烈反對而擱置﹐但共同體國民依然在葡國海關享有特別服務。值得留意的是﹐共同體的非洲國家多是新興產油國﹐近年成了各國爭奪的對象﹐美國固然加強當地駐軍﹐中國亦大力進駐投資。拉攏葡語國家的所謂「澳門論壇」,打的就是同一算盤。

葡萄牙這時候強化組織﹐無疑令它的國際影響力死灰復燃。例如聖多美多年前發生政變﹐黑手包括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的兒子﹐葡語共同體最終對穩定局面扮演了重要角色﹐其他大國反而力有不逮。東帝汶獨立時﹐大多數人主張使用印尼語﹐少數精英卻堅持用葡語﹐背後也有共同體幕後獻策。葡萄牙和巴西的特殊關係最能通過足球宣傳﹐因此在葡萄牙本土﹐葡萄牙和巴西球星的形象經常都是並列的,C朗拿度旁邊的由昔日的卡卡,變成現在的尼瑪,而不會是美斯。

至於在博物館,C朗拿度之上的,自然是葡萄牙傳奇「黑豹」尤西比奧,而他其實是莫桑比克人。至於C朗拿度本人,也是孤懸海外的馬德拉島 (Madeira) 島民,這個小島出了這位大球星,也將這個大西洋葡屬自治區的離心力抵銷了不少。C朗拿度的銅像甚至被樹立在馬德拉島機場,而那個機場在2017年已經被「正名」為「C朗拿度國際機場」,對一位現役球員給予如此榮譽,實在非常誇張。至於今屆世界盃後,他的銅像會否因為人氣急降被移走,乃至機場會否又被改名,則不得而知。

▶️ 延伸視頻:譚志強:澳門土生葡人主權移交後已走四分之三,為何肥媽們反其道而行?(下)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ozw67w3soA

To report this post you need to login first.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