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

台灣奧運銀牌得主楊勇緯爆紅日本的隱喻

01_1-24|台灣奧運銀牌得主楊勇緯爆紅日本的隱喻

台灣奪得今屆奧運第一面獎牌:來自柔道楊勇緯的銀牌,這也是台灣歷來第一面柔道銀牌。翻看奧運歷史,台灣歷來不過得到5金7銀11銅,每一面獎牌都很珍貴,得主往往成為萬人迷。

楊勇緯奪銀後,不但台灣上下雀躍,日本媒體也非常欣喜。一來這是天時地利:擊敗楊勇緯的正是日本選手高藤直壽,這也是日本作為東道主的本屆第一面金牌,過程被不斷重播,令國民都同時知道楊勇緯的存在,因而發現這位銀牌得主非常俊俏、非常可愛、非常像日劇主角,於是立刻熱搜,讓他社交媒體的日本粉絲一夜暴增過萬。

然後,楊勇緯的背景,也讓日本人感到很親切。他是台灣原住民排灣族人,而從日治時代開始,日本人對台灣原住民的研究就非常深,覺得大家同屬島民,比起從中國大陸移居到台灣的漢人,更能相互明白,也敬佩原住民的勇武,這在《賽德克巴萊》深有體會。正是原住民曾勇武抵抗日軍,讓日本留下深刻印象,二戰時反而專門徵兆台灣原住民加入皇軍到中國大陸作戰。說起排灣族,其實蔡英文的祖母也是排灣族人,因此她也算是後裔。

在日本國技柔道的日台決賽,自然也令人想到台灣和日本的特殊淵源。不少台灣人喜歡的運動,都和日治時代有直接關係,例如台灣學生普遍打棒球,足球卻不大盛行,就是受日本管治的影響,可參見另一台灣電影《KANO》。柔道自然也是日本傳過來,雖然中國也有不少優秀柔道選手,但那更多是為金牌而比賽,不像台灣柔道選手,多了一種文化認同,令日本人更有自然而生的尊重。

日本媒體都是稱呼「台灣」為「台灣」,不大愛叫「中華隊」,中國再「強烈譴責堅決反對」也不會理會,畢竟中國稱呼的「中國台灣」同樣不是國際奧委會的官方名字。通過奧運,日本人是否有意無意間強化對台灣的認同,這大家心知肚明,而奧運過後,日台文化聯繫必定更深,中日聯繫則相反,這也是大時代必然發展。

其實多年前,中日曾有過運動聯姻的可能。中國乒乓球名將何智麗因為不滿國內「舉國體制」逼她讓球,憤然退出國家隊、嫁給日本人、入籍日本、再代表日本隊出賽、最後在亞運以「日本代表小山智麗」之名淘汰中國三大名將奪金,而她的家庭一度在日本被稱為「中日友好之家」。可惜在中國,她自然被當作「漢奸」。假如同一主角來自台灣,結局自然大不相同。

 

To report this post you need to login first.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