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

【國際運動場 🇸🇦⚽️】 國際足協瘋狂搬龍門,與沙特成功爭取主辦2034年世界盃的醜聞

歐洲國家盃正在進行之際,不少球圈有心人希望提醒世人一個去年的瘋狂決定:沙特阿拉伯原來已經在無聲無息之中,成功取得2034年世界盃決賽周的主辦權。回看沙特「當選」的過程,國際足協會長恩分天奴的瘋狂搬龍門,絕對是沙特成功的唯一原因。為甚麼這樣明目張膽,居然都可以一路平安?

世界盃早已變成高度商業化的產業,誰是主辦國,對FIFA而言涉及巨大金錢利益,對某些國家則具有宏觀戰略目標,早就和推廣世界足球的初心背道而馳。國際足協一度取消了各州輪流主辦的規定,後來又恢復,兜兜轉轉,都是看金主在哪裏而定。

但問題來了:2022年世界盃在亞洲的卡塔爾舉行,而國際足協一共有六大區,就算暫時不大理會連澳洲也出走了的大洋洲足協,也應該到了2042年,才有亞洲國家有機會再主辦。

2026年世界盃由北美三國美國、加拿大、墨西哥共同主辦,這相對沒有爭議,但2030年那一屆就非常奇怪。國際足協通過的主辦國有三個,就是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摩洛哥,所以算是歐洲、非洲足協合辦,這兩個洲就這樣算是已經「主辦」過,要從頭再輪。

更瘋狂的是,國際足協說2030年是1930年世界盃的100週年紀念,必須特別慶祝,而第一屆世界盃在烏拉圭舉行、並由烏拉圭奪冠,所以2030年世界盃的頭三場比賽,需要在南美洲的烏拉圭、阿根廷、巴拉圭進行,作為對第一屆世界盃的「致敬」。因為這三場比賽,南美足協又算是已經「主辦」過世界盃,又要從頭再輪。

於是2034年,就變成只有亞洲和大洋洲國家可以申請,任何正常人都會高呼:「咁都得」?

就算只剩下亞洲和大洋洲國家,沙特要主辦也不是理所當然。畢竟上次主辦世界盃的卡塔爾又是中東國家,在亞洲內部,都應該有輪候機制,理應輪到東亞、東盟國家或澳洲。但國際足協又臨時修例,在2023年10月之內,由各國申請到截止,都要在那個月內完成,令一般財力不足的國家根本連計劃書也沒有時間寫,更沒有時間和鄰國協調合作共同申請。

沙特本來有意申請2030年那一屆,後來鎖定2034年為真正目標,不斷勸退其他亞洲足協內部的有意申請者,包括東盟十國、澳洲和中國。至於沙特用甚麼方式「勸」退,幾乎心照不宣。結果,申請2034年世界盃主辦國的就只有沙特一國,最後連票也不用投,居然自動當選。這在世界盃主辦國爭奪戰當中,絕無僅有。

沙特的所有對手都要被勸退,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要避免公開答辯、投票的尷尬。雖然卡塔爾主辦世界盃也充滿爭議,卡塔爾的人權狀況也不太好,但沙特與之相比,就是另一個級別。國際足協畢竟有官方使命,尊重人權是其一,而沙特的人權狀況一直是全球最糟糕的國家之一,如果沙特可以主辦,其實就是沒有任何底線。自從沙特「當選」,各國人權份子逐漸反撲,要求國際足協給一個明確交代,這股勢力最初不成氣候,但也逐漸壯大中。如果沙特當時要被公開質詢,可以如何回應?現在卻可以避開這些尷尬。

國際足協淪落到這樣的地步,實在很令人洩氣。其實這屆歐洲國家盃的24強產生方式,也充滿度身訂造的計算,足球要和政治分家,已經絕不可能。

▶️ 當卡塔爾也可以主辦世界盃,反映世界何等瘋狂反智?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AtquMs_0Cw

To report this post you need to login first.

Leave a Reply